
香菇住上“空调房”,点点手机就能管理大棚,废弃的苹果树干摇身一变成为“香菇菌棒”……在山东平度市蓼兰镇七河生物智慧化香菇产业园,小香菇在“现代化”生长环境下“破棒而生”,数字赋能为现代农业装上“智慧大脑”。
香菇生长的如何,是“冷”了还是“热”了?何时通风、何时调节温度?不用去大棚,只需动动手指,在手机上就能实时监看,而且还能一键调节。
“有了‘手机大棚一体化控制端’,一个人、一部手机就能同时管理20多个棚,省时又省力,再也不用担心棚多人少忙不过来了。”出菇组技术员打开手机软件,能够及时清楚地看到各个大棚的温度、湿度、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,并通过手机软件实时精准调控。
依托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5G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产业园建立了智慧化生产模式,实现了从进料、育种、生产、加工、检测、储运到销售等全产业链的智慧化决策、智能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。
在生产车间内,废弃果树枝干也变身成为“香饽饽”,被加工制成食用菌生产棒。据了解,产业园每年可利用废弃果木枝条7万吨、小麦麸皮约1万吨,可制成6000万棒菌棒,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。
菌棒出菇完成后,废弃菌棒也不能浪费,经过发酵后可制成高端有机肥,用于农业生产,形成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循环链。
如今,七河香菇遍销全球,并建立了销售网络,企业首创的“国内发菌,国外出菇,鲜菇就地上市”模式,将菌棒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,占全国菌棒出口市场份额60%以上。
为了保持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,七河生物还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七河生物技术研究院,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3%以上,用于菌种杂交试验、基因测序等工作,持续推动香菇产业提档升级。(新华社)